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
首页 - 福宁文化 - 文化艺术

上水村的文化符码--刘建平

  • 发布时间:2017-04-12
  • |
  • 作者:图书馆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399

上水村有一棵老树,根繁须茂,说不上准确的年轮,但老树下演绎着村庄的老故事是显而易见的。只是故事不是历史,说到村庄的历史,不是靠几棵老树可以承载的。文化包含历史,文化又有其独特的符码。完整地理解一个村庄,需要循着村庄的根须,理清枝叶的脉络,包括风物人情,也要涉及礼仪习俗。

畲族兰姓先民于明崇祯九年(1636年),从浙江泰顺沙丘田迁移而来。从当时的自然环境来看,选为村址的地方是一处山高林密,几无人迹的山坳。丘陵地带的山谷水流纵横,山势陡峭,既不适合农耕,也不适合居住。遥想当年,能让他们停驻下来的会是什么呢?一块无人耕作的田地,旅途中疲惫的步伐,或者无人相扰的安宁吧!

能在山里住下来,安全是首要的因素。聚居的村落要能抱成团,彼此呼应,还须具备一定的集体防御能力,既防野兽的骚扰,也防山匪的侵袭。上水的村落依山而建,象一把收放自如的扇子,平常无事的时候,依着扇沿自由分布,遇到灾难时,又能循着扇骨迅速集合。合理的布局,不会有太多变迁,至今村里完整的青石墙、青石路,青溪岸,源自先民们最初的构思与劳作。那些最早的拓荒者,每次上山垦荒耕耘,收工时不是手提一些野果,肩荷一把柴火,而是每人扛着一块石头,日积月累,用一块块石头垒砌成现在的家园。

村域的范围和界限既定,村民自有的简陋房屋才能添砖加瓦、雕梁画栋,才会随着村庄一起守候,一起老去。老房子是一个村庄的年轮。一座上百年的房子,就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,岁月的沧桑刻在脸上。青瓦上的灰草不知长了几茬,主人也说不清屋里住过几辈人。老房子还有人住,却止于居住,守着空巢的老人失去了收拾和修理的能力,任凭内墙剥落,木柱斑驳。

从外形看,老房子象一个年迈佝偻的老者,黢黑残缺的青瓦上积满土粒与杂草,土墙四面透风,喘着粗气。走进屋子内部,坚硬的骨架依然挺立,厅堂的木榫构件,檐角的雕饰窗棂,可以想见新建时的繁盛与气派。细究工艺,稻杆夹层的厚重土墙,杉木搭架的三层楼阁,是否属于畲族建筑的独有工艺和布局?在岁月的流逝中,成为一个无解的疑问,但只要老屋还在,往昔的时光就仍无声地述说。

老树下是溪流交汇处,西、北而来的溪水在此转身,往东南方向蜿蜒出山。水位不高,驳岸却深,树荫水汽,洇湿着村庄的整个季节。老人的记忆从远古聚拢而来,孩童的生活从这里散开而去。有女初长成,该谈婚论嫁了。

通婚的对象往往决定一个民族的对外开放度。畲汉通婚自古有之,并不禁止,但藩蓠界限多有,成功的例子鲜见。畲族婚礼嫁娶中特定的仪俗,并没有历经岁月被简化和取代,可见守望的执着和融合的艰难。

推开畲家祠堂的木漆大门,就是畲族斗笠的手工作坊。临时性的作坊显得杂乱而随意,细长的竹篾、黄色的桐油纸、各色清油、颜料堆满一地。畲族斗笠制作精巧,工序繁琐,编制过程十分复杂,分为破篾、编制、拗沿、装镶、捆沿、装饰等阶段。因耗工费时,技巧难臻纯熟,会这门手艺的人已经不多,学的人更少。为了保护,不致失传,畲族斗笠申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畲族斗笠花纹细巧,色彩绚丽,尖头圆沿,形状优美,搭附着红绸带、白绢带和各色珠子等饰物,笠沿扣住盘起的凤头髻,不用担心发散云开。畲族斗笠摒退遮风挡雨的原始功能,成为畲家女子的必备嫁妆之一。但据一些村民说,畲族斗笠不仅是一件简单的饰品,还携带着畲族先民文化的隐寓象征。斗笠夹层中有薄薄的竹叶,有着奇异的形状,唤作“虎牙”、“斗云”、“舌子”,相传是畲族的原始图腾。

有一种食品与婚俗有关。畲族糍粑的制作流程相对简单,只有蒸、捣、捏三个环节。糯米的蒸煮讲求时间与火候,糍粑的捏揉搓用的是掌心与肘腕的巧劲,中间环节是重头戏,将蒸熟的糯米放在石臼中,用青石杵大力的捶捣,则是男性力量的展示。糍粑的制作是男女协作的关系,各有侧重,互相配合,男耕女织的分工在一件食品上得到完美的体现。

充满粘性的糍粑寓意“幸福粘粘”,除了在婚俗上使用,还在春节、冬至等节日里制作。传统节日的庆祝离不开应时应景的食品,说到节日上的食品,畲族菅叶粽最能体现畲族文化的特性了。

对于观光者来说,粽子制作人好似街头的卖艺人,一张菅叶在手中一抽一送,一松一握,变魔术似的吹一口气,手里就有了一只轻盈的蜻蜓或者飞舞的蝴蝶。对于传承人兰翠花来说,在菅叶上舀满糯米,然后折叠成玉米棒形状,再用棕榈绳子绑紧,只是制作过程的一个小小片断而已。就象故事有起承转合,一个菅叶粽的真正完成,需要漫长的旅程和耐心的等待。制作是从原料的准备开始的,高山糯米是种植的,其他材料是上山采摘的。猴芦树叶焚烧的灰烬中提取的植物碱,保证了粽子的“味”,金竹叶煮沸烧开,保证了粽子的“色”,灶膛里带着禾本清香的柴火,保证了粽子的“香”,棕榈叶撕成的绳子捆扎,保证了粽子的“天然”。色香味俱全的粽子成形后,还要整齐地码在锅里,用柴火炊煮八小时以上,夜晚上灶,清晨出锅,才算完美谢幕。

菅叶粽代表着畲族的文化形态。如果不是高山糯米因为种植,其收成受到播种及年景好坏的制约,有时供应不上而被一般糯米取代的话,所有原料均取材于村庄周围自然生长的植物。这是一种高度自循环自供应的食品,它代表着畲族文化的独立性与自洽性。处于天然状态的原材料是公共的,开放的,随用随取,并不被管理和限制,但从不出现乱采滥伐、私自囤积的现象。因为对菅叶粽的制作以满足自制自食为底线,所以,畲族文化的相对独立不是自我封闭心态使然,而是建立在和谐的自给自足的基础之上。

假若你不具备有关畲族风物的知识,也没事先做好探知村庄的攻略,就这样轻轻走过上水村,你会发现你到了一座传统的古村落,几座老屋,一条溪流,一口水井,一片茂竹,一座废弃的油坊,让你感觉无比的静谧。于是你不忍离去,然后试着走进柴扉轻掩的农家前院,讨一杯水喝,或者留下吃一餐饭。如果你够健谈,村民会为你打开厨房卧室阁楼,家里收藏的许多畲族文化符码,将呈现在你眼前,让你充满喟叹与珍惜。

畲汉相处的时光,畲族人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,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吸纳汉族的先进文化。在现在的村庄,畲民的服装、农具、饮食已渐渐汉化。而那些有着畲族标示和印记的文化符码,被内敛和深藏起来。但文化是一种血脉源流,它流动不居,与生俱来,不会消失,如果成不了一条涓涓细流,就会潜藏成一口深井。平时被抑制的激情总在寻找渲泄和爆发的时机,而婚礼和节日就提供了这样的出口,所以畲族的婚礼和节日总是特别的热闹,因为它们是集体的狂欢。在持续的一段时间里,每位畲民都盛装演出,既是演员也是观众。畲族女性梳着象征身份的不同式样的凤头髻,佩戴着珍藏的银饰,穿着整洁的畲绣畲服,哪怕花上整个早晨的时光也不带一点马虎,畲家汉子张罗着乌米饭,搬出窖藏的畲酿畲酒,只为了一晌贪欢。在节日里,畲民不小心就喝醉了,好象沉浸在灿烂的文化中,惟愿长醉不愿醒。

梦总是要醒的。现代化的过程中,畲族文化一样面临着濒危、失传和毁损的窘境,也面临着传承、抢救和修复的挑战。何从何去,令人忧心忡忡。但上水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执着,用规划点亮自己光明的前景,在村里建一座畲族文化博物馆,用以陈列和展览畲族文化。畲族文化还开始走上保护性的商业之路,将畲族文化与摄影旅游结合起来,通过摄影作品和游记文章,将畲村的美宣传出去。

文化符码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衣饰、饮食、用具和仪俗之中,常以物化的方式表现出来,但这不代表畲族人民只关注自己的生存,不在乎自己的精神生活。勤劳的畲族人民是能工巧匠,也能歌善舞。畲族没有可以书写的文字,却用方言传唱自己的故事,用歌喉把小说唱出来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畲族小说歌。

规划中,村里有座歌台,爱唱歌的畲族人民在三月三登台一展歌喉,热爱生活的文化符码也将随着歌声传唱四方。